傳聞已久的中國化工和中化集團合并案,近期又有更新版:據2017年5月9日中金油氣研究,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銀行業人士稱,中國化工和中國中化計劃于2018年合并,合并后的集團將形成全球最大化工集團,年營收1,000億美元。
許多行業內分析人士猜測,今后的新中化集團的戰略定位、集團架構、可能的并購重組...我們僅從行業研究以及對兩家公司有限了解,對其石化板塊,做一些猜想:
1、油氣石化板塊
中國化工的油氣板塊與中化泉州煉化整合,形成石化有機化工板塊;
中國化工集團,現有九家煉油企業、原油加工能力約在2500萬噸,而中化集團的泉州煉化,一期煉化產能1200萬噸,后期工程改造和擴建達到產能1500萬噸。
2、聚合物高性能材料板塊
中國化工旗下的輪胎企業眾多:原意大利倍耐力、國內的風神輪胎;中化集團有中化國際旗下的世界領先橡膠助劑企業圣奧化工、其天膠板塊業務占全球天膠前三;中化集團收購的法國羅地亞有機硅業務、以及現有的PBT、氟橡膠、氯丁膠等、揚農化工的環氧樹脂等,形成橡膠、工程塑料、助劑等系列產品。
3、以先正達為主體的化肥、種業、農藥板塊
中國化工現有一些化肥等農業相關業務,今后可能以先正達為主體,整合國內揚農集團、江山集團、以及中化化肥、中化種業、中化農化,形成氮磷鉀化肥、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劑、以及種業的現代農業解決方案供應商。
4、化工裝備業務板塊
以收購的德國塑料裝備制造商克勞斯瑪菲為主體,形成橡塑設備、氯堿設備等先進化工裝備業務板塊;
5、以收購的原法國安迪蘇公司為主體、形成以動物營養品為主的特種化工品業務板塊
2015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化集團以總營收806.35億美元位列105位,中國化工以418.13億美元位列第265位,而先正達營收134億美元。三家公司合并,總計1300億美元以上(按2015年計),但估計,重組過程中,會有許多業務拆分、新的并購。
目前,中化集團旗下A股公司分別為中化國際、揚農化工、江山股份、英特集團,港股公司分別為中國金茂、中化化肥、遠東宏信、金茂投資。
中國化工擁有8家專業公司,下屬118家生產經營企業和25家科研設計院所,多項業務和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處于領先地位。擁有12家A股上市公司,4家海外企業。
上周五,先正達股東接受中國化工收購提議,大約80.7%的股份接受收購。報道稱,中國化工和中國中化合并的目的,旨在確保中國化工具備合并先正達的財務實力。吉林石化ABS裝置年產能總計58萬噸,總計三套裝置。其年產18萬噸ABS裝置主要生產0215A;年產20萬噸ABS裝置主要生產GE150等;另一套年產20萬噸ABS裝置主要生產0215ASQ等。近期三套裝置維持滿負荷生產。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jwmov.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