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這座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的大橋,其橋體最后12米合龍工程及部分橋面鋪裝,使用了我市著名企業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回天新材”)研發生產的膠粘劑。該膠粘劑是如何誕生的?在這一重大的橋梁工程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記者日前走進回天新材,了解該膠粘劑不為眾知的一面。
20多公里橋面“用膠粘”
回天新材技術總工王翠花介紹,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其中有一半的橋面使用了回天新材研發生產的環氧結構膠(以下簡稱“大橋膠”),使用量多達數百噸。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橋面自表面起分別是瀝青層、碎石層、膠水層以及混凝土層。其中膠水層就用的是“大橋膠”,作用是牢固地連接瀝青層和混凝土層,并隔絕可能滲入鋪層之間的海上鹽霧。
不僅港珠澳大橋的“身體”里用了“大橋膠”強筋壯骨,有趣的是,大橋通車當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紅色雙層巴士,成為第一臺在港珠澳大橋上行駛的大巴車,而這臺大巴車生產制造使用的粘接膠和密封膠,均由回天新材獨家供貨。
為港珠澳大橋量身打造
據了解,回天新材研制生產的膠粘劑主要應用于汽車、高鐵、電子、包裝等工業行業,為何此次提供的膠粘劑可以用來“粘”大橋?這種神秘的膠粘劑是如何誕生的?“這次使用的膠粘劑是我們為港珠澳大橋量身打造的。”王翠花告訴記者,為了港珠澳大橋項目,公司從上海、湖北兩地抽調人員,組織了10人研發團隊,其中有1名學科帶頭人、2名博士、3名碩士,從2014年上半年到2016年底,持續進行了兩年多的研發工作,從實驗室實驗到制定施工方案、現場技術指導,直到相關工程結束。“比起傳統的同類膠粘劑,‘大橋膠’在保持高強度的基礎上大大增加了韌性。”據介紹,傳統的環氧結構膠在固化后呈現出的狀態是又硬又脆,而“大橋膠”固化后不僅結實、防水,還十分有彈性,甚至可以大幅度彎折。彎折能到什么程度呢?回天新材科研人員李偉紅拿起記者的手機表示,像手機一樣大小、厚薄的一塊膠水,彎折程度可以達到90度。
據介紹,為了確保施工效果,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前,施工單位曾在人工島上鋪了一段約500米長的仿真橋面,完全按照大橋橋面的設計要求,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是強度拉拔實驗,第二次是施工角度和操作時間銜接實驗,第三次是全程模擬實驗。在三次實驗中,“大橋膠”均順利過關,效果非常令人滿意。
憑借獨特的性能和過硬的品質,“大橋膠”針對港珠澳大橋環氧樹脂防水層工程技術特點和指標較高的要求,在港珠澳大橋上多次進行理化檢驗和測試施工試驗,成功解決了橋梁粘接材料與復雜環境下施工工藝的難題,在與20多家膠企(其中不乏多家國際膠粘劑巨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獨家中標。
“大橋膠”應用前景廣闊
作為課題研發組的組長,李偉紅全程參與了“大橋膠”的技術研發、生產、供貨等環節,2015年至2016年無數次去過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協調解決了不少問題。
例如,為了保證固化效果,膠粘劑的施工不能在雨天進行,施工后短時間內亦不能遭遇下雨,所以每次施工都要提前對天氣狀況有所掌握。在炎夏和寒冬時節,膠粘劑固化時間有長有短,相關工序也需要調整。回天新材不僅要提供膠粘劑產品,還要提供涂膠的設備,并制定施工方案。
又如,膠粘劑在固化過程中會變得非常黏稠,施工中曾遇到壓路機上橋作業時間過晚,滾輪把膠粘劑帶起的情況。后來通過提前調試設備,解決了這一問題。
據介紹,回天新材為港珠澳大橋提供的是系統化的服務,包括大橋未來的維護、維修,回天新材都將參與其中。“大橋膠”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一成果也將為國內外的各類橋梁建設帶來便利。回天新材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繼港珠澳大橋后,該膠粘劑已應用到安徽、福建等地的橋梁建設項目中,更多的項目正在對接洽談。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www.jwmov.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