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粘材料是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的精細化工產品,主要包括膠粘劑、膠帶和膠膜三類。其廣泛應用于汽車與交通運輸、電子電器、新能源、包裝、建筑材料、機械制造、醫療衛生、航空航天等領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伴隨著我國工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全球膠粘劑企業的生產與消費中心逐漸向我國轉移,我國膠粘材料行業獲得了長足且快速的發展。據權威機構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膠粘劑行業銷售額約1151.4億元、膠粘帶行業銷售約670.5億元、膠膜行業銷售額約330億元,2022年膠粘材料產業市場規模約2151億元。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膠粘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約占全球市場的1/3,約占亞太市場的2/3。
在中國膠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實力出眾的優秀膠粘材料企業,其中不少佼佼者已率先實現IPO上市,比如膠粘劑上市企業的代表有回天、硅寶、康達、高盟、集泰、新亞、聚膠、天洋、鹿山、德邦等,膠粘帶上市企業的代表有永冠、晶華、斯迪克等,膠膜上市企業的代表有福斯特、海優新材、賽伍技術等。本文這次探討研究的重點,不是已上市膠企,而是未來發展潛力充足、最有希望IPO上市的膠企。
粘接資訊通過長期觀察、研究,盤點、整理出最具上市潛力的18家膠企名單,具體信息如下:
2023年8月29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8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蘇州高泰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泰電子")首發申請獲上市委會議通過,公司擬在滬市主板上市,募集資金11.55億元,募集資金擬投資于功能性新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功能性復合材料及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生產基地)、功能性復合材料及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總部運營及研發中心)、功能性器件建設項目。本次發行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3億元、3.60億元、3.95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9億元、1.76億元、2.27億元。增幅方面,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9.86%,凈利潤同比增長28.54%。
高泰電子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高端功能性復合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功能材料及其解決方案,主營產品包括特殊功能膠粘材料,熱管理材料,泡棉緩沖材料,電磁屏蔽材料,以及標簽材料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5G通訊、太陽能光伏、物聯網、醫療等領域。
2023年12月29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廣東德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聚技術")科創板上市申請資料。此次IPO,德聚技術擬募資8.75億元投建于德聚高端復合功能材料生產項目、德聚北方總部產研一體化項目 (二期)、德聚北方總部產研一體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德聚技術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10,567.46 萬元、34,538.59 萬元、35,621.21 萬元和 17,485.06 萬元,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4,819.00 萬元、11,447.77 萬元、10,219.83 萬元和 3,282.39 萬元。
德聚技術成立于2016年5月,專注于電子專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為客戶提供電子膠粘劑產品及配套應用方案,掌握從“原材料開發與修飾”到“配方及工藝開發”的全套技術工藝。電子膠粘劑廣泛用于電子相關產品的電子元器件保護、電氣連接、結構粘接和密封、熱管理、電磁屏蔽等場景,其性能和質量直接決定了終端產品的性能表現、可靠性.生產成本及效率,是下游智能終端、新能源、半導體、通信等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2023年12月11日,證監會披露了關于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美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輔導機構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擬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財務方面,于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康美特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84億元、4.51億元、3.43億元。同期,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81.65萬元、3285.97萬元、4814.75萬元。
康美特成立于2005年4月27日,法定代表人為葛世立,注冊資本為1.2億元。康美特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子封裝材料及高性能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新材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自設立以來,公司堅持以研發驅動業務發展,圍繞有機硅封裝材料、環氧封裝材料及改性可發性聚苯乙烯材料三大技術平臺持續進行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發展。
2023年6 月 20 日,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生天合")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準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計劃募資8億元,其中,6.15億元用于年產7.8萬噸新能源及動力電池用等高端膠粘劑、高性能復合材料樹脂系統項目,1.85億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經計算,公司發行估值80億元。業績方面,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3.32億元、31.27億元、34.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8468.46萬元、1.0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58億元、7134萬元、1.04億元。
道生天合總部位于上海,致力于研究與 開發高性能系統材料,在環氧樹脂、聚氨酯、丙烯酸等產品方面, 擁有一支經驗成熟的技術團隊,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的產品和技術支持。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用樹脂、新能源汽車及工業用膠粘劑三大系列產品, 主要為風電、新能源汽車、儲能、氫能等新能源領域,以及航空、油氣開采、電力、模具制造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提供系列化、差異化和精細化的新材料產品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公司產品在光伏、消費電子、半導體、軌道交通、3D打印、5G通訊、航運和建材等領域也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2023年12月28日中國證監會網站最新披露,深圳市博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恩新材料”)27日在深圳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博恩新材料已經完成3輪融資。分別為:2012年8月獲得華平投資的A輪融資;2017年獲得特力集團的A+輪融資以及2023年獲比亞迪和哇牛資本的B輪融資,三輪融資都沒有對外披露具體的融資金額。其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6316%。
博恩新材料成立于2004年,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熱界面材料(導熱墊片、導熱矽膠布、導熱雙面膠、導熱灌封膠、導熱硅脂)、絕緣片(聚丙烯和聚碳酸酯)、液態硅膠制品、普通硅膠制品等。其產品廣泛應用于LED、太陽能、計算機、電視機、手機、汽車、交換機、新能源等多個行業,先后被華為、中興、富士康、上海通用、索尼、西門子、艾默生、長城、康舒等數十家國內外著名公司選定為長期的供貨商。
2023年9月6日,東莞優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邦科技")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計劃募集資金10.01億元,用于項目及擬投入的募資金額為:半導體及新能源專用材料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約5.33億元;特種膠粘劑升級建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約1.63億元;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約1.7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金額1.30億元。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優邦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5.89億元、8.54億元、3.9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59.48萬元、4959.06萬元、7739.16萬元、3554.39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395.51萬元、4720.78萬元、7260.99萬元、3696.98萬元。只是,2023年12月14日,優邦科技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12月18日,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公開發行股票的審核。
優邦科技成立于2003年09月26日,位于大嶺山鎮大塘村,是一家主營電子裝聯材料及其配套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包括電子膠粘劑、電子焊接材料、半導體專用材料、自動化點膠設備等四大業務板塊,為客戶提供焊接、粘接、表面處理等電子封裝解決方案,產品最終廣泛應用于智能終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導體等領域。公司是國內電子裝聯材料領先企業之一,自設立以來始終深耕電子裝聯材料行業,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經驗積累和市場開拓,公司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矩陣、完善的生產、研發和銷售服務體系,形成了良好的行業口碑
2024年1月16日,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邦科技")在深交所更新上市申請審核動態,該公司已回復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回復的主要問題包括業務與收入,客戶、毛利率等。根據招股書說明書顯示,本次祥邦科技IPO擬募集資金18億元,其中9.7億元用于年產 3 億平米膠膜建設項目,8.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祥邦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45億元、10.17億元、24.49億元、15.67億元。
祥邦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國內封裝膠膜領域的領導型企業之一,是國內最早實現POE膠膜量產的企業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組件用封裝膠膜,產品以POE光伏膠膜為主,同時覆蓋EPE、白膜、EVA等全系列,并向客戶提供定制化膠膜產品。公司目前擁有華中和華東兩大生產基地,正在積極籌建海外生產基地以及國內第三處生產基地。
2023年3月,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佳年代")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登陸滬市主板,保薦券商為華泰聯合證券。公司合計擬募資15.97億元,分別將募資約8.54億元、2.81億元投向“年產2.6億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及“年產8800萬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以上兩項目擬使用資金合計約占總募投資金的71.11%。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百佳年代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0.20億元、13.41億元、25.20億元、19.70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4271.4萬元、1.22億元、1.31億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4256.7萬元、1.18億元、1.28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
百佳年代是一家從事功能性薄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現設有常州、鹽城、滁州、咸陽、越南五大生產基地,主營產品包括光伏膠膜、背板、BOPET薄膜、PVC薄膜、PC薄膜、膠粘劑及涂層材料等,廣泛應用于光伏、儲能、鋰電、消費電子和家居裝飾等領域。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佳年代獲得境內專利授權共計233項,其中發明專利57項、實用新型專利162項,獲得境外專利授權1項。
江蘇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封裝膠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主營產品包括透明EVA膠膜、白色EVA膠膜、POE膠膜、共擠POE膠膜等高性能光伏封裝膠膜,在全球光伏封裝膠膜市場擁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0年至2022年,斯威克光伏封裝膠膜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二。斯威克經過十八年的深耕細作。目前已擁有江蘇常州、江蘇宿遷、江蘇鹽城、浙江義烏4個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太陽能光伏封裝膠膜、軟包鋰電池用鋁塑膜等新型復合膜材料,產品主要應用在光伏領域和鋰電池領域。
斯威克原本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東方日升(300118.SZ)的控股子公司。2021年8月,主營城市燃氣經營的深圳燃氣出資18億元收購斯威克50%股權,并于當年9月將其合并報表,從而實現了其天然氣和光伏清潔能源雙主業協同發展的戰略。2023年8月11日深圳燃氣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斯威克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深圳燃氣表示,本次分拆完成后,斯威克通過獨立上市,擴大資金實力、拓寬融資渠道,加速光伏封裝膠膜業務的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根據分拆預案,斯威克擬發行股份不低于695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17億元,募資擬投資年產3億平方米太陽能光伏封裝膠膜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該項目此前已出現在深圳燃氣的對外公告中。預案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深圳燃氣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26億元、13.33億元、10.86億元,合計36.45億元。斯威克同期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41億元、2.37億元、2.02億元,合計6.80億元。
2023年9月21日,上海漢司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司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首輪融資,由華登國際領投,勤合投資、國科京東方、中芯聚源、中際旭創、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產業基金、接力基金跟投,云岫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上海漢司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4月29日,依靠全球前沿的科研技術、強大的研發團隊和科學的管理體系,成功開發了多種粘合劑品牌。旗下七大主推粘合劑系列產品,聚氨酯膠、環氧膠、紫外光固化膠、反應型聚氨酯熱熔膠、水基膠,改性硅烷及導熱界面材料,跨越繁多的工業和消費品類,立足于行業前沿。各方位的產品組合和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汽車電子、5G光通訊、新能源汽車、汽車內外飾、軌道交通、海洋船舶、風能、建筑、過濾器、冷鏈物流等眾多領域,并提供多種粘接技術的環保解決方案,從各層面助力客戶取得成功。漢司深耕粘合劑行業20余年,已經成長為一個規范、穩健運作的平臺型企業,服務客戶超1500家,營收超6億。
2022年2月16日,國內領先的芯片級粘合劑標桿企業上海本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潮科技)領投,江蘇民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蘇民投資)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融資資金將計劃用于針對芯片級電子粘合劑產品研發投入和產能擴容。而2021年2月,本諾電子曾獲得華為哈勃和中芯聚源的戰略投資。
上海本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是專業提供電子級粘合劑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生產商,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組裝和半導體封裝領域,從2017年起,上海本諾榮獲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榮譽稱號,是上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從2009年開始本諾公司研發的ExBond 芯片粘貼膠和電子組裝膠已經廣泛的應用于電子封裝市場。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產品穩定性,均有上佳表現。憑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的技術平臺,本諾公司有效的解決了粘結性能和應用性能的矛盾,突破此前一直被國外品牌占據的市場局面,已經成為國內電子級粘合劑的出名品牌。
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專業為建筑幕墻、建筑門窗、建筑內裝、裝配式建筑、工業汽車、光伏、軌道交通、電子電器、消費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通用工業等細分行業客戶提供密封粘接創新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二十幾年的專注發展,之江公司已經成為建筑墓墻、建筑,門窗密封膠領域的領頭羊企業,并在國內工業汽車、光伏、軌道交通、電子電器、消費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通用工業等細分市場成為密封粘接創新解決方案的領先者。據有關數據分析,杭州之江2022年營業收入在26億元左右,這一規模體量已毫不遜色一些已上市的膠粘劑公司。
2023年9月14日,皇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冠新材料”)在廣東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上世紀90年代初,皇冠創始團隊進入膠粘新材料行業,并于2000年創立皇冠公司。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皇冠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膠粘新材料行業先行者。擁有中山皇冠、江蘇皇冠、廣東皇冠、浙江皇冠(在建)四大生產基地,專業生產光電光學材料、高性能膠帶、功能性保護膜、功能性復合材料等產品。皇冠集團是亞太地區大型的膠粘新材料生產企業,憑借可靠的產品品質,皇冠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世界五大洲,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家電、汽車、新能源、萬物互聯、半導體等行業。近年來,皇冠積極拓展全球化市場布局,在中國香港、美國設立子公司,在中國臺灣設立辦事處,配備銷售和技術服務團隊,國際市場開拓初見成效。
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隸屬廣州城投集團(國企),創立于1985年,是中國最早、實力最強的有機硅密封膠生產企業,擁有硅酮密封膠、環氧膠、聚氨酯膠、硅烷改性聚醚膠等系列產品主要致力為建筑幕墻、裝飾裝修、電子電器、光伏照明、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提供粘接、密封、導熱、防水等系統用膠解決方案。
白云科技38年來立足于有機硅密封膠新材料領域,創建了中國唯一的建筑密封膠產業化示范基地、第一批國家裝配式產業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等在內的九大創新平臺;創造了包括中國第一支硅酮密封膠、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硅酮密封膠全自動連續化生產線、第一項硅酮密封膠國家標準等4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獲得國家綠色工廠、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中國專利優秀獎、國家重點新產品等國家省市各級榮譽200多項,并多次率先打破國外產品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不斷引領中國密封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加速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換,推動新能源革命實現”為使命的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創新驅動型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坐落于粵港澳創新腹地,深圳市龍華區觀瀾銀星科技園。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3日,是由鋰電材料獨角獸企業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創始人之一岳敏先生,為實現“科技創新慈善,財富回報社會”的事業理想,通過創建“未來創新研究院”,開啟的科技創業新征程。研一將被打造成未來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孵化平臺”。公司目前已獲得晨道資本、深創投、紅杉資本、高瓴資本、中信產業基金等知名資本青睞,并已完成B+輪融資。在加速產業布局的同時,公司計劃2023-2024年啟動A股上市申報,實現產業加資本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的綠色能源夢,實現“讓世界共享清潔能源,與團隊共享美好未來”的愿景。
研一公司目前以開發鋰電池新型功能性材料為核心業務,包括正負極粘結劑、PI新材料、補鋰添加劑、電解液及其添加劑、固態電池五大業務板塊,并布局未來十年可突破技術壁壘、實現產業化的新能源、新材料、環保材料領域。公司現有員工600余人,其中研發團隊占一半以上,博士40人,均來自海內外名校,實力雄厚。公司在浙江衢州、四川眉山、安徽宣城、無錫惠山設有大型生產基地,并與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展開深度合作,在杭州、南京、無錫、廈門、廣州、日本大阪等地設有創新中心。
2023年2月鋰電池專用粘結劑生產研發商深圳好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1.5億元A輪融資,由蜂云資本領投,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東方富海、安信證券、浙能集團、創東方投資、合江投資、國海投資、基石資本、鑄美投資等跟投。屆時,好電科技已經完成3輪融資。完成本輪融資后,好電科技已獲得億緯鋰能、寧德新能源和蜂巢能源三大核心戰略投資方的股權支持。
好電科技創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專注于鋰電池功能性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擁有石墨負極粘結劑、硅基負極粘結劑、功能性隔膜涂層粘結劑、正極粘結劑、涂層集流體等產品業務。導電分散液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生產與產品測試中心位于東莞市謝崗鎮,生產基地位于江西省龍南市和湖北省荊門市(建設中)。好電科技堅持自主創新,多個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內高端產品“零”的突破。
東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ozon)創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膠粘劑和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早在2019年2月,澳中新材就已經完成新一輪7000萬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豐年資本、國中創投。本次融資由華峰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澳中新材總部設于東莞,為研發技術&運營中心;子公司韶關澳中&韶關澳華設于韶關南雄市為主要生產基地;同步在廣州、深圳、上海、寧德、無錫等地設有分公司及實驗室。扎實的技術積累結合多年的研發、生產與商業經驗,成立至今,澳中已成功為客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膠粘解決方案,構筑起膠粘劑和新材料“1+N”產業矩陣,是當前鋰離子電池、消費類電子、新能源汽車、光電顯示、儲能等行業膠粘新材料重要供應商之一,是ATL、BYD、CATL、鋰威、光宇、LG化學、欣旺達、NVT、OPPO等知名鋰電池廠、手機廠的膠粘帶、膠粘劑產品供應商。
2024年2月21日從證監會官網公布,廣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谷科技”)于2024年2月5日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報告。
慧谷科技創立于1999年,創立已經有22年,總部位于廣州經濟開發區。公司注冊資本4733.73萬元,專注于功能性涂料、樹脂、膠粘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電子、家電、食品及飲料包裝、建筑、紡織品以及新能源等眾多領域提供功能性產品和有效的解決方案。
廣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以技術驅動型的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人才有博士(后)15名,碩士180余名,現有員工700余人。為快速響應市場挑戰,管理上,公司采用事業部+公司平臺雙向架構。經費投入上,一直持續高投入研發設施和人才,不僅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多款產品替代了同類進口品,解決了多項國內市場稀缺的化工原料。公司為多個下游細分應用領域的“隱形冠軍”:在家電涂料領域,慧谷科技占據空調散熱器親水涂料的市場龍頭超20年;在新能源導電涂層材料領域,其產品主要應用于鋰電池正極鋁箔,其導電涂層材料可以提升電池的循環壽命、倍率性能及安全性,降低了電池的成本;在光電領域,慧谷科技聚焦LED封裝膠及固晶膠領域,公司背光Mini LED封裝膠榮獲了2023年行業顯示年會中“年度最具影響力產品獎”。
以上18家膠粘材料企業,都是當前正在沖刺IPO上市或極具IPO上市潛力的膠企,其中10家都是電子膠企業,另外8家是新能源(風電、光伏、鋰電池)細分行業的膠企或是由傳統產業成功向新興產業轉型比較成功的膠企。可見,未來中國膠業沖刺IPO上市的企業,將重點來自電子和新能源(光伏、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高速成長的新興用膠細分產業,其中電子膠企是絕對的主力軍。從2024-2030,全球電子膠行業仍將以8.8%的復合增速高速發展。